紅桃七短評:
生病感冒所引起的症狀很多,有些症狀甚至完全相反(例如發冷和發燒)。但為何會有這麼多種症狀?面對感冒的處理方法是否都一樣?
細胞期刊(Cell)所發表的研究結果特別以感染症為對象,探究了致病機制與身體的應對方式。
看完這份研究成果,實在不得不佩服造物者的神奇;種種症狀竟然是生物為了消滅感染症所採用的自力救濟措施,而且能夠針對病毒或細菌的生理作用。於是,生病時不一定該補充營養,很多人在病榻前照顧患者時常說的「多少吃一點,病情才好得快!」竟有可能帶來反效果。
傾聽身體的聲音、尊重身體的反應,不要刻意使用外力干擾生理運作,才是維持健康的王道。
Cell:Ruslan Medzhitov等發表於2016/9/8
病毒或細菌感染會讓人生病,此時常伴隨著食慾不振或反胃噁心的現象。
本研究發現,這種因為疾病而改變對於特定食物的喜好感,可能跟感染的類型有關;身體為了因應對抗疾病的需求而改變胃口,藉此獲得特定的營養成分。因此,面對急性的感染症,醫生也會為病患開出特別的建議。由此可見,並非所有的感染症都是補充相同的營養品,而是要針對不同的感染症來調整飲食。
發生急性感染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很典型的行為反應,包括食慾不振、愛睏,以及不想與外界產生互動。雖然這些情況都很常見,但是人體為何會產生這些反應呢?
本研究以細菌與病毒感染所出現的食慾不振為主體,藉以探討生理反應機制的因果關係。
原來,食慾不振是一種保護機制,尤其對於細菌型的敗血症非常管用。細菌在感染的時候需要搶奪大量的營養,此時身體若是減少供應營養,細菌便無法大肆攻城掠地,因此食慾不振的本質是要抑制細菌擴張領土。另外,細菌繁殖的時候也需要葡萄糖,而食慾不振正好可以中斷熱量與糖份供應,讓細菌拿不到續命丸。
相對而言,如果是致命的流感病毒與病毒型敗血症感染時,反倒需要營養補充以降低死亡率,並且還要注意缺乏葡萄糖所帶來的致命風險。
無論病毒或細菌,這些感染時所引發的效應都跟病原體的數量與發炎程度有關。在不同的發炎狀態下,細胞所承受的壓力會有差別,而所有的治療與飲食建議都必須針對不同的代謝條件來符合細胞的需求,未必一定要禁食或補充某些特定的營養成分。
留言列表